國寶畫重點|黃河源區的刻石藏著怎樣的秘密?-新華網
  • <tt id="4iii0"><rt id="4iii0"></rt></tt>
    <tt id="4iii0"></tt>
    <tt id="4iii0"><table id="4iii0"></table></tt><li id="4iii0"><table id="4iii0"></table></li>
  • <li id="4iii0"><tt id="4iii0"></tt></li>
    <li id="4iii0"></li>
  • <li id="4iii0"><tt id="4iii0"></tt></li>
  • 新聞
    2025 09/18 10:34:41
    來源:新華社

    國寶畫重點|黃河源區的刻石藏著怎樣的秘密?

    字體:

    青藏高原的風吹過扎陵湖畔

    一塊沉睡了2200多年的石英砂巖刻石

    被確認為秦代遺存

    中華文明的歷史坐標由此向西延伸

     

    9月15日

    國家文物局召開新聞發布會

    正式認定

    青海省瑪多縣發現的石刻為秦代石刻

    定名為“尕日塘秦刻石”

    “尕日塘秦刻石”

    是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的重要成果

    也是我國目前已知

    唯一存于原址且海拔最高的秦代刻石

    它矗立河源,補史之缺

    具有重要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黃河源頭的37個秦篆文字

    究竟藏著怎樣的歷史密碼

    我們將從自然環境、科學鑒定

    文字細節等維度

    帶你讀懂這塊珍貴的秦刻石

     

    要理解“尕日塘秦刻石”的珍貴

    先得看看它“住”在什么地方

      刻石地處扎陵湖北岸尕日塘坡地2號陡坎左下方,距湖岸約200米。面向東南,背山面水,受風蝕和光照高溫輻射影響較弱,利于長久保存。其巖性為中細粒長石石英砂巖,屬高磨蝕性巖石,此為刻石歷經兩千余年自然風化仍能保存至今的關鍵因素。

      專家團隊采用綜合科技手段,為“尕日塘秦刻石”的真實性筑起了“鐵證”。通過高精度信息增強技術分析,可見刻石文字具有明顯鑿刻痕跡,系平口工具刻制,符合時代特征。經礦物和金屬元素分析,排除現代合金工具鑿刻的可能??毯蹆炔颗c表面均含風化次生礦物,表明經歷長期風化,排除近期新刻的可能。

      在高精度信息增強技術幫助下,可辨認刻石全文共12行36字,外加合文1字,共37字。雖然有部分殘損,但記載了一段2200年前的艱難跋涉。

      文字刻鑿壁面總長82厘米,最寬處33厘米,刻字區面積約0.16平方米,距地面約19厘米。專家介紹,刻石文字具有顯著的“因形布字”特點,文字風格統一,屬典型秦篆。

      當看到“車” “到” “此”的刻字,不少人會提出疑問:秦代的馬車,真能踏上這樣的高原之路嗎?

      青海師范大學教授侯光良推測認為,車到青藏高原是完全可行的。一方面,從秦始皇的王陵出土的四駕馬車來看,當時的馬車制造技術非常高;另一方面,“五大夫翳”是有官職身份的人,他坐車上高原是完全可行的。青海各地發現的古代巖畫中,頻繁出現的車馬形象表明,當時車輛已在當地得到普遍使用。

     

    2200多年前

    秦人駕著馬車向西探尋河源與仙草

    2200多年后

    各領域專家學者來到黃河源區

    探尋“尕日塘秦刻石”的歷史真相

     

    這塊矗立在黃河源頭的刻石

    是新發現也是新起點

    將繼續見證

    中華文明的多元一體與源遠流長

    策劃:胡國香

    記者:白瑪央措 杜笑微 史衛燕

    設計:聶毅

    統籌:牧小湘
     

    學術指導: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青海師范大學教授 侯光良

    【糾錯】 【責任編輯:魚昊】
    亚洲精品国产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