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西寧8月23日電(記者白瑪央措)8月23日,“歷史文本與物質文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高層論壇在青海藏醫藥文化博物館舉行。
論壇現場。(圖片由青海藏醫藥文化博物館提供)
此次論壇由青海藏醫藥文化博物館與青海民族大學聯合主辦,共有來自四川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陜西省考古研究院、中央民族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院校的十余位專家參加。論壇圍繞“文本和文物視角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形成與發展”等議題展開。
論壇上,專家們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視野下的青藏高原考古”“格薩爾史詩的文本結構及其內涵”“青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文化符號”等多學科角度,剖析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脈絡。
論壇現場。(圖片由青海藏醫藥文化博物館提供)
青海藏醫藥文化博物館館長交巴才讓表示,博物館館藏的文化遺存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動見證,此次協同高校聯合舉辦論壇,旨在通過論壇推動理論與實踐深度融合。
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學術院長霍巍致辭。(圖片由青海藏醫藥文化博物館提供)
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張建林認為,本次論壇不僅深化了對歷史文本與物質文明的認知,更為當代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提供了實踐啟示。
青海藏醫藥文化博物館副館長德吉卓瑪介紹,青海藏醫藥文化博物館是一座以藏醫藥為主題、藏文化為特色的綜合型國家一級博物館,也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博物館有彩繪大觀、藏醫曼唐、古籍文獻等珍貴館藏近6萬件/套,其中國家珍貴文物2003件/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