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把‘五型’班組創建融入班組日常管理,使班組管理有抓手、有方向、有標準,尤其是在‘節約型’班組創建中,我們班的成效尤為突出……”6月23日,供水供電公司供水分公司油砂山班組班長羅海濤介紹說。
今年上半年,油田深入貫徹落實集團關于強化“三基”工作要求和“五個一”提質增效專項行動部署,以“五型”班組創建提升年活動為契機,創新運用“精”字訣管理理念貫穿于“五型”班組建設全過程,從學習強基、安全固本、綠色轉型、節約創效、和諧聚力五個維度同時發力,構建了具有高原油田特色的基層管理新模式,以“小班組”助力油田“大發展”的生動圖景正在瀚海戈壁徐徐展開。
精進不休 鑄就“學習型”班組智慧引擎。青海油田以創建“學習型”班組為抓手,在實踐中找方法,在探索中拓思路,結合實際深挖自身特點,通過引領學、示范學、靈活學“三學”聯動,扎實推進學習型班組建設。靶向培訓激發活力。格爾木煉油廠針對49個班組開展“應急能力提升”靶向培訓,35個班組通過“工藝流程講述”“繪制流程圖”實操練兵,實現技能升級與生產實踐無縫銜接,營造了“大學習”氛圍,創造了“大練兵”機會,拓寬了“大比武”舞臺。多元培養激活潛力。采油三廠大力開展教育培訓、人才培養等工作,構建“線上+線下”學習矩陣,依托“中油e學”“國資e學”開展專題培訓4期,覆蓋干部員工1800人次,全面激發班組內生動力與創造活力。學習交流營造趕超氛圍。測試公司推行“崗位互換體驗”“業務多樣性拓展”活動,50個班組356人次通過“八種能力”“四懂四知”專項評估,實現理論與實踐深度融合,學習型班組成為人才孵化與技術攻堅的策源地,班組建設工作真正落地生根、抓出成效。
精耕細作 構筑“安全型”班組銅墻鐵壁。青海油田以創建“安全型”班組為基石,持續加強班組安全基礎建設,通過發揮安全管理“指導力”、深化安全教育“影響力”、強化安全檢查“執行力”,有效提升班組安全管理水平。文化浸潤厚植安全根基。采氣一廠各基層班組開展安全知識問答185期,覆蓋3800余人次,將“四懂四知”崗位標準融入日常操作。其中,尕斯運維中心創新開設“安全微課堂”,聚焦典型案例分享與作業許可制度宣貫,實現安全意識從“被動接受”向“主動踐行”轉變。
多維防線筑牢安全屏障。井下作業公司構建“人防+技防+制度防”三重防線,上半年崗前酒精檢測2000余人次,車輛歸場檢驗1200余臺次,持續鞏固安全生產“防護網”,確保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向好。精準施策消除隱患萌芽。輸油氣公司構建“監督檢查、隱患治理、能力提升”閉環管理體系,依托“安全監督哨”等群眾性監督載體,充分激發全員參與熱情,上半年共征集隱患69項,評定45項,營造了“學安全、抓安全、保安全”的濃厚氛圍。
精雕細琢 擦亮“清潔型”班組綠色名片。青海油田以創建“清潔型”班組為目標,持續深化現場環境標準化建設,通過推行清潔生產標準化、落實環保責任常態化、促進環保意識全員化,著力打造整潔規范、綠色低碳的作業環境。源頭管控筑牢環保防線。采油二廠深化“清潔發展”理念,推行班組“清潔生產責任制”,精細管控設備與操作,減少跑冒滴漏及灑落。截至5月底,規范處置油泥砂847.67噸,奮力書寫清潔發展再創佳績的生態新答卷。技術創新驅動綠色轉型。采油三廠七個泉作業區創新“五步環保操作法”,實現含油廢棄物分類處置率100%,回收污油23噸,班組連續5年“零事故零污染”,堅定不移把“環保責任書”轉化為“綠色成績單”。生態融合構建綠色矩陣。采油五廠打造“碳匯林+生產區”生態矩陣,依托光伏綠電技術,截至5月底,砂37井場微電網累計產生綠電11.29萬千瓦時,平臺綠電替代率46%,折合減少二氧化碳排放65.96噸,實現生產用能清潔化轉型,精心打造綠色能源發展新格局。
精益求精 鍛造“節約型”班組創效硬實力。青海油田以創建“節約型”班組為重點,牢固樹立降本增效意識,全方位構建資源節約體系。通過細化成本管控“精準度”、深挖資源利用“潛力值”、強化節能技改“創新力”,在保障生產的同時,實現了能耗與成本的雙下降。流程優化深挖創效潛能。油氣工藝研究院通過工藝流程優化與設備維護保養,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時代化學助劑廠推進反應釜技術改造,微生物菌液年產量提升1000噸,增收580萬元,縱深推進技術優化“大攻堅”、管理增效“大變革”、效益提升“大突破”。技術創新提升管理效能。供水供電公司成立“光伏清掃技術攻關小組”,機器人作業效率較傳統人工提升40%,以技術創新驅動管理模式變革,賦能生產運維提質增效。小改小革釋放創新活力。采氣二廠南八仙聯合站集輸班精準更換氣動調壓閥,顯著提升伴生氣系統效率,降低停機頻次,單次停機節約費用最高可達1.2萬元。截至目前,采氣二廠各班組共開展26項“創新創效”活動,有效提升了生產經營水平。
精誠團結 培育“和諧型”班組文化內核。青海油田以創建“和諧型”班組為紐帶,著力營造團結奮進的良好氛圍。通過凝聚團隊協作“向心力”、暢通溝通交流“連心橋”、激發文化育人“感染力”,不斷增強班組的凝聚力與歸屬感,讓和諧之花在油田生產的每一個角落綻放。機制創新激發團隊動能。采油一廠油砂山運維中心針對員工訴求調整高溫作業時間,配備防暑藥品;躍進運維中心通過“導師帶徒”為青年員工職業規劃進行指導,開展22次談心談話解決10余項實際問題,持續在精準服務與人才培育中激活隊伍發展內生動力。人文關懷凝聚奮進合力。供水供電公司建立“三必訪五必談”機制,通過“四下基層”走訪實現員工訴求解決率100%;各班組通過組織開展棋牌競賽、戶外踏青等多元文體活動,凝聚職工團隊向心力,搭建互動交融的情感聯結平臺。石油精神激發發展動力。采氣三廠開展“重走冷湖路”活動,將柴達木石油精神深度融入班組建設,通過沉浸式體驗讓員工深刻感悟艱苦奮斗的創業歷程,激發員工愛崗敬業、創新創效的熱情與動力,為班組建設注入深厚的文化內涵與精神力量。
從夯基壘臺到積厚成勢,做好班組建設是油田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油田各單位將繼續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持之以恒地抓好“五型”班組建設,不斷提升班組成員的執行力、創新力、戰斗力,為油田高質量發展打基礎、激活力、添動能。(魯忠濤 薛皓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