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守護好三江源凝聚廣泛共識——省政協常委會圍繞“貫徹落實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促進三江源水源涵養能力保護和提升”協商議政-新華網
  • <tt id="4iii0"><rt id="4iii0"></rt></tt>
    <tt id="4iii0"></tt>
    <tt id="4iii0"><table id="4iii0"></table></tt><li id="4iii0"><table id="4iii0"></table></li>
  • <li id="4iii0"><tt id="4iii0"></tt></li>
    <li id="4iii0"></li>
  • <li id="4iii0"><tt id="4iii0"></tt></li>
  • 新聞
    2024 10/10 07:52:00
    來源:青海日報

    為守護好三江源凝聚廣泛共識——省政協常委會圍繞“貫徹落實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促進三江源水源涵養能力保護和提升”協商議政

    字體:

      守護好三江源這個“中華水塔”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賦予青海的重大使命任務,是青海打造生態文明高地的重中之重。

      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對青海工作的重大要求,認真落實省委決策部署,讓三江源這個“中華水塔”永葆旺盛的生命力,9月9日至10日,省政協召開常委會,圍繞“貫徹落實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促進三江源水源涵養能力保護和提升”協商議政。副省長劉濤應邀出席會議并作專題報告,從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的實施情況、存在問題以及今后工作開展的方向等三個方面通報了我省促進三江源水源涵養能力保護與提升的主要工作。委員們結合前期調研和深入思考,為促進三江源水源涵養能力保護和提升出謀劃策。

      圍繞中心強擔當

      作為此次常委會協商議題的承辦者,省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第一時間召開部門和地區座談會、與專家學者面對面交流,進一步掌握全省工作開展情況,深入三江源地區和海東、海北、黃南等市(州)縣(區)開展實地調研,掌握一手資料,并認真梳理研究提出對策建議。

      委員們認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全面落實國家主體功能區戰略,聚焦“中華水塔”保護總目標,統籌推進雪山冰川、江河湖庫、濕地凍土、草原草甸、沙地荒漠等一體化保護修復,已基本形成以國家公園為主體、自然保護區為基礎、各類自然公園為補充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先后印發實施《關于全面推進美麗青海建設的實施意見》《青海省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2021—2035年)》《中華水塔水生態保護規劃》等一批重點意見規劃,對全省生態修復、水生態保護、水資源配置、水環境治理以及國土綠化等作出系統性謀劃、戰略性布局;積極構建五級河湖(林草)長+20余個行業部門+生態管護員的綜合監管體系,建立了一體推進河湖、森林、草原、濕地等關鍵性生態要素系統治理的體制機制,三江源生態系統水源涵養服務功能顯著提升。同時,從長遠可持續發展角度看,三江源區水生態環境保護面臨的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壓力尚未根本緩解,與現代化新青海建設和美麗中國建設目標要求仍有一定差距,需要采取更加務實管用的舉措加以克服和改進。

      建言資政集眾智

      大會發言環節,7位同志開門見山直奔主題,一條條“金點子”匯聚成促進三江源水源涵養能力保護和提升的共識與力量。

      省政協委員、青海師范大學副校長曹廣超發言時說,“生態環境監測是生態環境保護的基礎,是三江源水源涵養保護提升的重要支撐。應構建完善‘天空地’一體化監測體系,更好服務三江源水源涵養能力建設?!彼ㄗh,因地制宜使用衛星遙感監測、無人機巡視監測、地面綜合監測等手段,強化多部門多要素監測協同,增強“天地空”一體化監測合力;加快推進生態環境監測數智化轉型;依托三江源國家公園“天空地”一體化生態監測數據平臺等,不斷建設完善對三江源地區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等多生態系統及其生態要素全面覆蓋的數據監測平臺,實現各類監測數據的統一收集、存儲和管理。

      省政協委員、玉樹藏族自治州政協主席尕桑表示,“作為三江源地區,近年來,玉樹大力推動綠色生態發展,加強培育生態文明理念,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統治理,構建‘一屏兩區、兩廊三帶’林草相連、山水鑲嵌的生態保護格局。要促進三江源水涵養能力保護和提升,還需要加強環?;A設施建設,進一步建立完善生態補償機制,在信息化監測網絡建設方面下大力氣?!?/p>

      省政協常委、省農業農村廳農田建設管理處處長閻高峰發言時表示,強化全球氣候變化對青藏高原整體中長期影響的趨勢分析及對策研究;建立健全青藏高原生態安全風險防控協商協調機制;深入開展青藏高原環境資源科學考察和普查,定期更新環境數據,為政策制定和環境管理提供科學依據,持續加強生態科技人才的培育培養,同時,加大對青海省內高校生態保護類專業建設的支持力度。

      “三江源獨特、豐富的高山植物多樣性為植物旗艦物種的篩選提供了基礎,開展植物旗艦物種的篩選、評估,以旗艦物種保護整體帶動植物多樣性安全體系建設已成為三江源地區的一項重大課題?!比珖f委員、民建青海省委主委王艦發言時說。他建議,加強旗艦物種保護,推動三江源生物多樣性安全體系建設;開展植物多樣性變化調查,完善植物志書;篩選、評估三江源植物旗艦物種;開展旗艦物種保護生物學研究;普及旗艦物種知識,提高公眾在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中的參與度。

      獻計獻策聚合力

      省政協委員、青海省水利工程質量安全中心主任楊啟福建議,推動建立區域水資源承載能力評價及監測預警機制,構建“蓄引結合、多源互補、豐枯調劑”的水資源配置體系;開展源頭“無人區”和郊野河段河湖管理保護模式研究,制定富有針對性、極具區域特色、彰顯探索創新的工作舉措;堅持依法行政,推動河湖功能永續利用;堅持因地制宜,持續改善區域水環境;統籌利用水利、氣象、自然資源、生態環境(林草)等行業數據,實現青藏高原青海區域河湖一張圖管理,推動多源信息整合同化。

      “面對日益凸顯的氣候變化影響和風險,必須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統籌應對氣候變化和生態環境保護,提升生態系統的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穩固增強‘中華水塔’水源涵養功能”。省政協委員、省生態環境規劃和環保技術中心生態環境研究所所長鄧黎表示。為此,建議,全面加強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打造具有國家代表性和世界影響力的自然保護地典范;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深入開展減污降碳協同創新,加快“無廢城市”建設,促進資源高效利用;加快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強化氣候變化影響風險監測評估。

      民盟青海省委專職副主委張興民建議,加快建立健全流域橫向生態補償機制;進一步加強三江源水源涵養功能變化的系統性研究,以更好指導三江源地區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的系統性保護和修復;國家層面,出臺青藏高原保護的具體規劃,省級層面,抓緊研究完善貫徹落實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的具體實施辦法,積極探索推進青藏高原生態保護協同立法。

      省政協主席公保扎西在講話中強調,各級政協要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立足“三個最大”省情定位和“三個更加重要”戰略地位,緊緊圍繞統籌推進雪山冰川、江河湖庫、濕地凍土、草原草甸、沙地荒漠等一體化保護修復重大課題調查研究、協商建言。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團結引領各黨派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堅定做全面深化改革的支持者、推動者、實踐者,為我省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走好綠色發展之路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糾錯】 【責任編輯:丁學良】
    亚洲精品国产一线